top of page
3-1.jpg

系 所:生死學系
姓 名: 林欣儀
海外學習國家:英國
海外學習期程:

107年7月9日至7月23日

海外學習單位資料

學習單位資料

海外學習單位名稱:

英國劍橋-聖安杜魯斯大學

地       址: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

 College Gate St Andrews KY16 9AJ Fife, Scotland, UK

電       話:+44 (0)1334 47 6161

網       址:https://www.st-andrews.ac.uk

3-2.jpg

海外學習出國行前準備

出國行前準備
        由於我入學獎助學金裡,就有一筆23萬的海外獎助學金可用,足以補  助全額報名費,而多益成績達外語檢定成績387分以上,也對出國學習非常有興趣。
 
        所以有關學習團的報名資訊一公布在國際學院網站,我立刻備齊資料上繳,雖然過程繁雜,但幸好國際院處的承辦人員非常有耐心且盡心的幫助和提醒下,讓我能夠順利地完成各種手續流程。

海外學習單位介紹

學習單位介紹
3-3.jpg
        第一個禮拜來到了英格蘭的劍橋大學,是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,我們在劍橋大學的一個學院—聖凱薩琳學院裡上課,位於劍橋城的歷史中心,  北面緊鄰著劍橋大學國王學院。
3-4.jpg

        第二個禮拜往北來到蘇格蘭的聖安杜魯斯大學,是蘇格蘭最古老、排名最高的大學,也是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學習時相識並相愛的地方。

大學共出了5名諾貝爾獎得獎者,成績和素質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

3-5.jpg

        兩週共四堂兩個半小時的英文會話課程,由當地單位的外國老師進行全英文教學,內容皆與時事和日常生活相關,例如:泰國山洞受困學童、講述各地美食和如何具備領導能力……等等。我覺得受益良多,因為老師顧及每一位學生,而課程內容對我來說有挑戰卻也不過於困難,經過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,我已從害怕說英文,轉而自信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
 

        而南華老師的課程是「生活經濟學」,每天用英文講述前一天發生的趣事或狀況,剛開始真的是猝不及防,畢竟我的中英文轉換並不流暢,不過知道每天都有這項任務後,我每晚  都準備了草稿,當成寫日記,不會的單字事先寫好,也漸漸的不怯場且能完整說出一件事,  為此老師也感受到了我的成長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個課程活動是,訪問當地英國人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脫歐的看法,我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,詢問了路人敏感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話題,雖然曾多次遭受無情拒絕,甚至並沒有說明拒絕的理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由,我並不氣惱,因為我尊重每個人的想法,其中也不乏熱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善良 的英國人,非常開放且坦誠地回答我們所詢問的話題,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把自己的家人都介紹給我們認識。而我自己也嘗試著擔任訪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者,曾被給予英文不錯和長相可愛的評價,內 心真實的開心了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下。

海外學習

容簡介

學習內容簡介

異國文化風情體驗

異國文化風情體驗

        來到英國,最不習慣的就是正餐沒有米飯或麵條,最多的就是馬鈴薯,因為是自住食堂,那時根本什麼都沒看清就開心的夾了一堆食物,殊不知都挑到了馬鈴薯,第一天開始就極度厭惡起馬鈴薯,也盡量不亂選一些在台灣沒見過的「新鮮」食物,避免浪費。我也觀察到他們總喜歡飯後一根香蕉,加上一瓶百事可樂,我也就入境隨俗的跟風了。

 

  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 一些餐廳是必須穿正式服裝的,男性就該穿西裝,女性則是裙子加跟鞋,不習慣穿高跟鞋的我,走了一小段路就開始磨腳跟了,當晚回到宿舍就扔進垃圾桶,寧願把行李箱空間拿去塞滿英國當地產品,也不想再看見它了。

 

        而在吃飯時是幾乎不滑手機的!他們認為吃飯就是該面對面的交流、聊天,就算沒有話聊也不該如此。最讓我吃驚的是男性普遍擦身而過時撲鼻而來的,並不是揮灑青春的汗味,而是會讓我駐足回頭的香水味!導致我每次走在路上,迎面走來的是男性就會預備好深呼吸的準備,有時甚至會想攔住對方,忙問香水的品牌。

3-8.jpg

活動安排

結交各國朋友經驗

        一開始為了互相熟悉彼此,老師便帶我們玩了一系列的

小遊戲,並不是只有南華大學的學生而已,我們還認識了年

紀平均16歲、英文能力比我們厲害的弟弟妹妹們,一個比一

個還要有想法,對於未來的夢想充滿了希望,縱使現在必須

刻苦的讀書,但每一天他們都認為是值得、是充實的。  我想我跟他們的家庭背景,甚至是生活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,可對於自己所認定的理想皆是正面的,只要堅持不懈,相信在不遠的將來,定能得償所願。

 

        每隔幾天,基金會的指導人員便會召集我們開討論會,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當場反映。當初看時刻表原以為是非常嚴肅的開會,沒想到異常的輕  鬆,而且指導人員居然才跟我們一樣大,就像在聊天一樣,那時他們對「生死系」非常的好奇,我也費了一番功夫才解釋清楚此科系所學之物,當下真是像熱鍋上的螞蟻,對於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心有戚戚焉。

3-7.jpg
活動安排與結交各國朋友

海外學習收穫與心得感想

收穫與心得感想

        英國之所以能夠慢生活,我想最大原因就是大部分店家六點就關門吧,  到了週末工作時數更少,到了晚上,街道上只剩下稀稀落落搞不清楚狀況  的遊客,寂寥的景色是習慣熱鬧的台灣人很難想像的,這讓我深刻的體認到不同的生活態度以及家庭和工作平衡的重要。

 

        英國隨處可見形形色色的西方建築風格,其中我最喜愛歌德式的磅礡神秘,其華美的裝飾與繁複的建築技巧,不只是人們單純地想要美化所產生的建築風格,還隱含著人類追求美好與理性思考的觀點。

 

        我最期待的就是去大英博物館,親眼所見展出的木乃伊,因為喜愛古埃及人對於生死的觀點,甚至對於動物的崇拜,為牠們建造墓穴、製作成木乃伊,每一個都妥善保存。用心瀏覽過每一展品,更加為他們「肉體的死亡不是終點」的道理而感動。

3-11.jpg
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

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

        建議行前事先去BBC網站熟悉英國口音,有興趣且有能力都非常歡迎參加!雖然自由活動相對較少,但能夠讓自己體驗出真實在外地讀書的獨立感。而電壓與台灣不相同,女生最困擾的就是吹風機,與其帶變壓器,我建議直接買一支變壓吹風機比較保險。

 

        時間觀念和團體行動也非常重要,規定的集合時間一定要牢記在心, 不然就是記錄起來,別讓全團隊的人等你一個,也別光顧著拍照而落單了,這是很危險的,自己出門在外請機靈一點。

3-12
3-10
3-9
3-6
​關於我們

南華大學國際及兩岸學院(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cross-strait affair)之設立,旨在推動學校國際化,建立本校與國際及大陸學校之學術教研合作、師生交流互訪、雙聯學制學位、國際志工等機制,期以提升本校師生之國際競爭力與國際移動能力;同時綜理境外學生(含外籍生、僑生、陸生)事務,提供適應校園生活與華語文學習等輔導機制,促進友善的國際化校園發展。

​地址

05-2721001

​62249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南華大學

 

nhu.oica@nhu.edu.tw

SUBSCRIBE FOR EMAILS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  • Grey Google+ Icon
  • Grey Instagram Icon

© 2023 by HARMONY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